索 引 號: | D20--2023-0058 | 分 類: | 專項規劃 | ||
責任部門: | 井岡山市政府辦 | 發文日期: | 2023-05-12 11:19:42 | ||
標 題: | 井岡山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井岡山市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時限: | 常年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全社會 |
有效性: | 有效 | 瀏覽: | 文件編號: | 井府字〔2023〕17號 |
?各鄉鎮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市直有關單位:
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將《井岡山市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23年5月11日
井岡山市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
(2023-2025年)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總體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和“中國人要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飯碗里要裝中國糧”的系列指示精神,全面推進我市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江西省農業七大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贛府字〔2022〕45號和《吉安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吉安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吉府字〔2023〕4號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省、吉安市決策部署,突出“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特色當頭、善謀實干、勇于跨越”的主題,以鄉村產業振興為主抓手,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聚焦特色優勢,著力構建“1+3+N”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體系(“1”即以“井岡山”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為引領,“3”即井岡黃桃、井岡奈李、井岡獼猴桃產業,“N”即井岡茶葉、井岡蜜柚、井岡大米(紅米)、井岡南瓜、井岡茶油(油料)、井岡山筍、井岡蜂蜜等縣域特色產業),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科技助農的原則,全力推進我市從農業小市向特色、精品農業強市跨越,為我市革命老區共同富裕先行區建設貢獻力量。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全市“1+3+N”現代農業產業綜合產值突破45億元,培育綜合產值10億元以上的產業1個(油料)、綜合產值5-10億元的產業2個(畜牧、稻米)、綜合產值1-5億元的產業2個(蔬菜、水果),建設成為全國綠色有機農產品供應基地、全國優質黃桃產業基地,糧食、油料等重要農產品供給能力全面鞏固,農業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不斷優化,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快形成,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和農業機械化水平大幅提升,“井岡山”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增強,農民增收渠道持續拓寬,農業現代化步伐明顯加快。
三、主攻方向
1、水果產業。著力推進良種繁育、科技支撐、產業化經營和品牌營銷體系建設,聚焦井岡黃桃產業發展,統籌推進井岡奈李、井岡獼猴桃、井岡蜜柚等地方特色果業。到2025年,全市水果種植總面積突破5萬畝,綜合產值達2.4億元,培育銷售收入超5000萬元的農業龍頭企業1家。
2、茶葉產業。打好生態牌,加大新建生態茶園和低改茶園建設力度,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建立質量可追溯體系。推進茶樹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擴大優質茶苗供應能力。加大茶葉產品創新力度,大力發展井岡翠綠、井岡紅為基礎的茶類,結合地方資源開發白茶特色茶產品。培育一批茶葉產業領軍企業,推廣先進加工設備,提升自動化、清潔化加工水平。到2025年,全市茶園面積達8萬畝,綜合產值達4.8億元,培育銷售收入超1億元的農業龍頭企業2家。
3、竹木產業。以特色竹木資源培育為基礎,以科技創新為依托,以引進重大項目和培育龍頭企業為抓手,大力發展以毛竹為主的特色竹木產業,推動轉型升級,構建獨具井岡山特色的現代林業產業體系。到2025年,新發展特色竹木產業面積5萬畝,全市特色竹木產業面積力爭達29萬畝,綜合產值達10億元,培育國家級、省級重點林業龍頭企業1家以上。
4、中藥材產業。以全省加大“三子一殼”等中藥材開發力度為契機,擴大道地藥材種植面積。按照規模發展、生態循環、綠色優先的標準要求,建設一批GAP標準化中藥材生產基地。推進中藥材良種繁育中心、種質資源圃、育苗圃等建設,提升良種育繁推一體化水平。積極培育和引進中藥材生產加工企業,進一步提高中藥材產品附加值。到2025年,全市中藥材面積達2萬畝,綜合產值達1.2億元,培育銷售收入超3000萬元的農業龍頭企業1家。
5、油料產業。聚焦高產量、高出油率、高品質、高抗性、多功能方向,大力實施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加快開發利用冬閑田、適造油茶林地,擴大全市油料種植面積。在重點旅游景區和交通沿線打造油菜景觀帶(點)、油茶防火線,推動發展油菜、油茶觀光產業。加大優良品種推廣力度,增加功能性菜籽油、高油酸花生油等優質健康油脂供給,大力推進稻油輪作種植模式。建立油茶良種繁育苗圃與采穗基地,建設油茶莊園,開展油茶授粉示范推廣等。引進低溫冷榨、微波調香等先進加工生產線,加大風味調香、營養保全等加工工藝應用。制定井岡山菜籽油、山茶油生產加工標準,推動“井岡山”油料品牌建設。到2025年,全市油菜種植面積穩定在6萬畝以上,油茶種植面積達5萬畝,綜合產值達10.29億元以上(其中油料綜合產值1.73億元,油茶綜合產值8.56億元),培育銷售收入超5000萬元的農業龍頭企業1家以上。
6、稻米(紅米)產業。緊緊圍繞“穩糧、優供、增效”工作總體要求,全面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穩定糧食播種面積,以碧溪、拿山、廈坪、古城、新城、龍市、光明、黃坳、羅浮9個主要鄉鎮為重點,以訂單種植為抓手,積極推廣井岡軟粘、井岡紅米等優質稻、特色稻品種。全力打造井岡山“紅米飯 南瓜湯”品牌,推進“紅米飯 南瓜湯”入校園行動,高位推進“紅米飯南瓜湯”作為軍民融合產業,成為軍隊入伍第一餐。到2025年,全市井岡軟粘(紅米)種植面積達3萬畝以上,優質稻種植面積達5萬畝以上,稻米綜合產值達5億元以上。
7、畜牧產業。按照“穩定生豬、優化家禽、發展牛羊”的思路,進一步優化畜牧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以生豬生態循環養殖小區為引領穩定生豬生產。到2025年,全市生豬出欄穩定在15萬頭以上、肉牛出欄1萬頭、肉羊出欄1萬頭、家禽出籠500萬羽,綜合產值達7億元,培育銷售收入超2億元的農業龍頭企業1家。
8、蔬菜產業。進一步調優蔬菜品種結構,擴大茄果類、瓜菜類、根莖類、豇豆等品種種植規模。持續推進設施蔬菜基地和集約化育苗中心建設,加大拿山、龍市、古城、黃坳等鄉鎮等重點鄉鎮蔬菜基地鋼架大棚等設施建設力度,積極創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蔬菜基地。到2025年,全市蔬菜播種面積達6萬畝,綜合產值達6.8億元;創建市級蔬菜標準示范園2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蔬菜基地2個以上;培育銷售收入超5000萬元的農業龍頭企業1家。
四、重點任務
按照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目標,堅持以品牌為引領、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科技為支撐的總要求,全力推進“三化三提升”現代農業產業振興行動,打響產業升級攻堅戰,切實有效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高效發展。
(一)規?;ɑ?。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推廣井岡軟粘等優質稻品種,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擴大井岡山大米種植面積。開展果蔬茶藥園等富民產業低產園改造和標準園創建,推進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機械化栽培等配套設施建設,到2025年新增茶果產業基地面積1.5萬畝。實施油料產能提升工程,推廣“稻油”“稻稻油”等輪作模式和工廠化集中育秧,擴大高產油菜種植,穩定油菜種植面積;開展低產油茶林改造,推行“大穴大肥”和“良種壯苗”擴大高產油茶林基地規模。推進畜禽、水產標準化養殖場創建,進一步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到2025年,全市茶果產業基地總面積突破13萬畝,建設果蔬茶藥標準化示范園35個左右,創建部省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1個。(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水利局、各鄉鎮場)
(二)標準化提品質。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建設特色作物良種繁育基地和畜禽良種保種場,推廣井岡軟粘、雙低油菜、優質晚熟柑橘、專用設施蔬菜、特色茶葉等優新品種,提高主導品種集聚度。加強產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防控等集成技術應用,不斷提升農產品生產源頭管理。強化質量安全監管,推進“兩品一標”認證,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加強農業投入品使用監管和產品質量監測,建立農產品質量全程追溯體系。開展品牌標準制定,強化品牌授權管理,規范品牌準入和退出程序,推動授權企業進行標準化生產。到2025年,累計制修訂農業地方標準5個左右,發布“井岡山”團體標準10個左右,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數量達85個。(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水利局、各鄉鎮場)
(三)品牌化增效益。開展品牌營銷推廣,大力推進新聞媒體宣傳,多渠道擴大平面媒體宣傳范圍,充分運用網絡媒體和自媒體等開展宣傳推廣,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大產銷對接,積極組織參加國際國內各類展會,推進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消費型城市合作交流,積極開展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創建;加快推進“井岡山”農產品旗艦店建設,強化電商平臺建設,建立完善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渠道營銷體系。組織品牌價值評價評估,加快構建“井岡山”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認證體系,完善品牌評價機制;組織子品牌及品牌授權企業積極參加全國、全省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品牌價值評價評估,不斷提升品牌溢價水平。到2025年,建設“井岡山”農產品旗艦店1家以上,創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2個;入圍江西省農產品“二十大區域公用品牌”1個以上。(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水利局、各鄉鎮場)
(四)育龍頭提升帶動力。堅持招大引強和“老樹發新枝”雙輪驅動。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圍繞現代種養、農產品加工等產業環節,緊盯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重點地區,引進一批發展前景好、產業集聚度高、帶動能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加強龍頭企業培育,建立國家級、省級、市級龍頭企業梯度培育機制,完善利益聯結模式,培育一批“瞪羚型”“鏈主型”龍頭企業,推動當地農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加快新技術新裝備集成應用,開發烘焙產品、休閑食品、養生保健等系列產品,建設一批蔬菜、油料、水果、茶葉等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提升農產品加工能力。加快骨干冷鏈物流中心建設,布局建設一批冷藏保鮮設施,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到2025年,培育銷售收入超1億元農業龍頭企業2家,培育銷售收入超10億元農業龍頭企業1家,新增農業產業化聯合體2個;年度農業招商引資實際進資額達4億元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突破6億元,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75%左右;建設農產品冷藏保鮮設施20個。(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供銷聯社、市科技局、市水利局、各鄉鎮場)
(五)強科技提升驅動力。開展農業科技對外合作交流,鼓勵農業龍頭企業深化與科研院所“產學研用”關鍵技術攻關,加速成果轉化應用。推進農業科技應用,深入實施農業科技領域“揭榜掛帥”項目和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加快創建集農業科技示范、技術集成、成果轉化、融資孵化、創新創業等為一體的星創天地。積極探索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等新技術新模式,加快建設井岡山市數字農業農村平臺,逐步實現氣象信息、生產監管、產品溯源等全流程“一網統管”,并以點帶面打造一批數字農業應用場景。推進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以全市3個中心鎮為重點,加快推進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水稻機械化育秧中心和農機維修服務中心建設。到2025年,建立省級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2個以上,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5個以上;水稻機械化種植率達53%以上,省級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達1個,水稻機械化育秧中心達2個。(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大數據中心、市林業局,各鄉鎮場)
(六)促融合提升競爭力。加強園區建設,爭創國家級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統籌提升生產、加工、研發、示范、服務等功能板塊,推動資本、科技、人才等要素向園區集聚。發展農業新業態,推動“農業+”旅游、教育、文化、養生等新型產業,促進農旅融合,拓展農業價值功能,延長農業產業鏈。做活農業電商,大力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強化市農產品電商運營(直播帶貨)中心建設,推動農產品上行,引導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直播帶貨、直供直銷等新模式。到2025年,力爭創建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綠色發展示范區(試點縣)。(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井岡山市科技園八角樓園區,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文廣新旅局、市教體局,各鄉鎮場)
五、支持政策
(一)支持拓展規模。每年統籌中央、省、市產業發展資金,支持井岡蜜柚、稻米、蔬菜、茶葉、中藥材、油料、畜牧、水產等產業基地新建、提升改造、良種繁育及采后處理獎補。對新建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水稻機械化育秧中心和農機維修服務中心給予獎勵;對達到省級A類和B類建設標準的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擇優推薦申報省級獎補。(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二)支持品牌建設。市財政每年整合一定的專項資金支持“井岡山”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重點用于品牌策劃、商標注冊、標準制定、數字化示范建設、宣傳推廣、旗艦店建設、品牌營銷等方面。對入圍全國區域品牌(地理標志農產品)百強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擇優推薦申報省級獎勵;推薦新認證“贛鄱正品”“江西綠色生態”品牌申報省級獎勵。(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井岡山”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三)支持龍頭企業。對我市年度內實際投資超過10億元的招商引資農業企業或重點技改農業企業,擇優推薦申報省級按實際投資額的5‰比例給予當地政府獎勵,最高不超過500萬元。支持龍頭企業上市融資,對符合條件的新增上市企業,按相關規定給予上市獎勵。統籌資金對新認定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綠色食品深加工項目和富硒標準制定、產品認證等進行獎補。(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文廣新旅局、市教體局,各鄉鎮場)
(四)支持冷鏈物流。對列入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和產地冷鏈集配中心,列入全省城鄉冷鏈物流骨干網的基地、產品批發市場冷鏈流通基礎設施的改造升級和對縣級以上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設產地冷藏保鮮設施的,擇優推薦申報省級給予獎補。(牽頭單位:市供銷聯社、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林業局、市財政局)
(五)支持園區建設。聚焦“1+3+N”現代農業產業,對農業主導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3億元以上且年度增幅超過10%的農業產業強鎮,擇優推薦申報國家或省級項目獎補。對農業主導產業綜合產值達到20億元以上且年度增幅超過10%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擇優推薦申報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給予資金支持。(牽頭單位:井岡山市農業科技園八角樓園區、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六)支持科技創新。對符合條件的“揭榜掛帥”、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等項目,擇優推薦申報省級支持。對科研院校、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制定的農業標準中上升為國標、省標的,擇優推薦申報省級補助。推動食品、生豬產業、現代作物種業、現代家禽種業和油茶產業等科技創新聯合體建設,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組織開展“三區”人才科技培訓。(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
(七)強化金融扶持。深入推進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進一步優化金融服務,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的便利度。用好“財農信貸通”工作機制,推廣“政銀擔”金融支農模式,做大做強農業信貸擔保業務。實施水稻完全成本保險等政策性農業保險、地方特色農業保險試點、農業巨災保險試點、油菜種植保險試點、小農戶特色農業價格(收入)保險試點,提高現代農業產業抵御風險能力。對列入市本級產業鏈“白名單”的農業龍頭企業,金融機構實施放寬抵質押范圍、提高無抵押貸款額度、貸款審批綠色通道等扶持政策。(牽頭單位:市政府金融辦,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吉安銀保監分局)
(八)強化用地扶持。落實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用地優惠政策,地方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安排不少于5%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優先保障農產品加工、倉儲保鮮、農機庫棚及產業項目發展等用地需求。市農業農村局每年年初調度匯總龍頭企業用地需求,會商市自然資源局推動用地政策落實,市發展改革委支持符合條件的項目列入我市需中央、省級加大建設用地保障力度的重大項目建議清單,以及單獨選址的重大項目建議清單,積極爭取國家、省級用地計劃指標。(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林業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農業農村局)
六、組織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將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列為井岡山農村工作(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重要工作內容。各鄉鎮場要參照建立工作機構,完善協調機制,細化工作方案,形成上下貫通、多級聯動的推進體系。
(二)強化協同推進。加強部門工作協同,落實目標任務和責任主體,形成整體工作合力。堅持“項目為王”的意識,統籌項目資金,加快立項審批,加強主體培育,開展助企紓困,幫助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協調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高產業效益和競爭力。
(三)強化人才支撐。圍繞農業全產業鏈,加大引智引才力度,培育壯大鄉村企業家人才隊伍和科技人才隊伍。培養農村實用人才,重點面向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機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領辦人、鄉土人才,開展全產業鏈技能培訓。
(四)強化考核調度。將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納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績考核,各鄉鎮場要每年向全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報告現代農業產業推進落實情況。強化督促調度,實行月調度、季總結、年考核,建立健全正面激勵機制,確保實現產業提質增效的目標。
附表:1.井岡山市現代農業產業綜合產值目標任務表
2.井岡山市現代農業產業重點任務指標分解表
3.井岡山市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目標任務表
4.井岡山市現代農業產業重點項目任務表
附表1
井岡山市農業產業綜合產值目標任務表
單位:億元
類別
年度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農業綜合產值 (七大產業和其它產業) | 35.01 | 39.47 | 44.83 |
稻米 | 4.61 | 4.73 | 5.00 |
水果 | 1.74 | 2.02 | 2.40 |
蔬菜 | 4.80 | 5.60 | 6.80 |
茶葉 | 3.67 | 4.11 | 4.80 |
中藥材 | 1.10 | 1.17 | 1.20 |
油料(農業) | 1.46 | 1.59 | 1.73 |
油茶 | 6.20 | 7.29 | 8.56 |
畜牧 | 5.00 | 6.00 | 7.00 |
水產 | 1.43 | 1.46 | 1.50 |
附表2
井岡山市現代農業產業重點任務指標分解表
縣(市、區) | 超10億元農業龍頭 企業數量(家) | 招商引資實際進資額(億元) | 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億元) | 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個) | 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數量(個) | 水稻機械化種植率 (%) |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小計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
井岡山市 | 1 | 1 | 3.3 | 3.6 | 4 | 4 | 5 | 6 | 13 | 15 | 20 | 80 | 82 | 84 | 47 | 50 | 53 |
附表3
井岡山市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目標任務表
序號 | 縣(市、 區) | 產業類別 | 2023年度目標 | 2024年度目標 | 2025年度目標 | ||||
---|---|---|---|---|---|---|---|---|---|
規模 | 超1億元企業(家) | 規模 | 超1億元企業(家) | 規模 | 超1億元企業(家) | ||||
1 | 井岡山市 | 特色產業 | 茶葉 | 7.8萬畝 | 1 | 7.9萬畝 | 1 | 8萬畝 | 2 |
黃桃 | 1.2萬畝 | 0 | 1.25萬畝 | 0 | 1.35萬畝 | 0 | |||
奈李 | 0.5萬畝 | 0 | 0.55萬畝 | 0 | 0.6萬畝 | 0 |
附表4
井岡山市現代農業產業重點項目任務表
序號 | 項目 類別 | 項目名稱 | 建設內容 | 重點建設鄉鎮 | 建設期限 |
---|---|---|---|---|---|
1 | 支持拓展規模 | 綠色高質 高效創建 | 聚焦水稻、油菜、茶葉、蔬菜、水果等產業,打造種植業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示范縣,建立適合當地實際的周年作物生產“路線圖”,積極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達到創建目標。 | 各鄉鎮場 | 2023-2025年 |
2 | 設施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 重點推進設施蔬菜基地建設,不斷壯大蔬菜產業發展。到2025年,創建市級蔬菜標準示范園5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蔬菜基地5個以上;培育銷售收入超5000萬元的農業龍頭企業1家。 | 碧溪鎮、拿山鎮、廈坪鎮、龍市鎮、古城鎮、新城鎮、柏露鄉等 | 2023-2025年 | |
3 | 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 繼續打好生態、文化、科技牌,主攻名優茶、推廣大眾茶、開發個性茶、做大出口茶。集中建設茶葉生產加工標準廠房和配套建筑,加大茶葉產品創新力度,大力發展井岡翠綠、井岡紅為基礎的茶類,結合地方資源開發白茶、苷茶等特色茶產品。到2025年,培育銷售收入超1億元的農業龍頭企業2家。 | 光明鄉、黃坳鄉、茨坪鎮、羅浮鎮、廈坪鎮、柏露鄉、新城鎮等 | 2023-2025年 | |
4 | 農業產業強鎮建設 | 通過產業強鎮建設,建立聯結農戶 2000戶以上的農產品生態種養基地生產基地。把新城鎮打造成生豬全產業鏈深度融合的產業強鎮。 | 新城鎮 | 2023-2025年 | |
5 | 農業生產托管 (社會化服務) | 大力推進水稻、油料生產社會化服務,加大對集中育秧、機插(拋)秧、統防統治、烘干倉儲等環節支持力度;積極開展蔬菜、柑橘、茶葉等特色產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逐步拓展服務領域,提升規?;?、集約化、專業化水平。 | 各鄉鎮場 | 2023-2025年 | |
6 | 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高質量發展 | 支持每個鄉鎮至少建設一個單季育秧能力在1000畝以上的水稻機械化育秧中心,水稻生產重點鄉鎮至少建設一個單季育秧能力在3000畝以上的水稻機械化育秧中心。建設一批規劃設計合理、功能齊全的“全程機械化+綜合農業”的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 | 各鄉鎮場 | 2023-2025年 | |
7 | 部省共建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試點省建設 | 通過全面發展綠色有機產業,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改善綠色有機農業產地環境,提升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影響力,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引領和推進農業轉型升級。 | 各鄉鎮場 | 2023-2025年 | |
8 | 支持品牌建設 | 井岡山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 建立健全“井岡山”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標準體系、認證體系、營銷體系,實現統一商標使用、統一質量管理、統一市場營銷,著力將“井岡山”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打造成代表吉安市最高端的全域全品類農業品牌、最優質的食材供應、最放心的品質保證、最完備的產業鏈條。 | 各鄉鎮場 | 2022-2025年 |
9 | 農產品品牌 建設 | 支持年度“贛鄱正品”認證品牌開展品牌建設,提升品牌影響力。 | 井岡山市 | 2023-2025年 | |
10 | 支持龍頭企業 | 龍頭企業做大扶強 | 支持龍頭企業貸款貼息、技術改造、設備升級和產品標準制定等。 | 井岡山市 | 2023-2025年 |
11 | 農產品加工 貼息 | 支持省級龍頭企業享受貸款貼息。 | 井岡山市 | 2023-2025年 | |
12 | 農產品產地 冷藏保鮮設施 建設 | 支持縣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已登記的集體經濟圍繞蔬菜、水果等鮮活農產品,兼顧地方優勢特色品種,合理布局建設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 | 各鄉鎮場 | 2023-2025年 | |
13 | 支持科技創新 | 良種繁育基地建設 | 推進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爭取井岡山秤砣薯、井岡奈李、井岡獼猴桃等良種繁育基地建設。 | 光明鄉、睦村鄉、 茅坪鎮等 | 2023-2025年 |
14 | 數字農業農村建設 | 支持縣農產品運營中心開展農產品網絡銷售、“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試點工程建設,獎補智慧農場(牧場、漁場)、省級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企業)建設。 | 井岡山市 | 2023-2025年 |
相關文件:?【起草說明】《井岡山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起草說明
主辦:井岡山市人民政府 承辦:井岡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版權所有
備案證編號:贛ICP備14004972號-1 網站標識碼:3608810001
贛公網安備 36088102000006號
技術支持:維網科技